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指南 贾俊涛/梁成珠/马维兴主编
《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指南》紧密结合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实际工作,按照检测工作的各项步骤对微生物操作技术进行了分解和详细介绍。同时添加图片帮助理解,此外还介绍了与微生物检测工作密不可分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生物安全和实验室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食品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一节食品中微生物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
一、土壤
二、水
三、空气
四、人和动物
第三节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种类
一、细菌
二、霉菌
三、酵母菌
第四节影响食品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一、温度
二、水
三、pH
四、氧气
第五节食品质量的指示微生物
一、细菌数量
二、大肠菌群
三、肠杆菌科
四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
五、霉菌和酵母菌
第六节几种食品微生物检测项目简介
一、大肠菌群计数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三、革兰氏阳性产芽孢细菌
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五、沙门氏菌
六、志贺氏菌
七、副溶血性弧菌
第七节食品微生物的分类
一柏木氏手册
二、食品中主要微生物的分类地
三、细菌命名法
第二章微生物检测实验材料的准备
第一节消毒和灭菌
一、常用化学杀菌剂和消毒剂
二、紫外线杀菌
三、红外线杀菌
四、臭氧杀菌
五、火焰灼烧
六、干热灭菌
七、煮沸灭菌
八、巴氏灭菌
九、间歇灭菌
十、过滤除菌
十一、高压蒸汽灭菌
十二、微生物D值的测定
第二节实验器具的准备
一、玻璃器皿的准备
二、金属器械的准备
三、塑料类材料的准备
四、其他材料的准备
第三节培养基的制备
一、称取
二、溶化
三、调pH
四、过滤
五、分装
六、灭菌
七、倒平板
八、摆斜面
九、质量检查
十、培养基质量控制
十一、保存
第四节参照菌株的使用
一、获取
二、活化
三、确认
四、使用
五、保存
六、复核
第三章样品的处理和接种及其相关技术
第一节无菌技术
一、概述
二、微生物检测中无菌技术的组成
第二节抽样和样品传递
一、抽样
二、抽样方案
三、抽样操作
四、样品运输
五、样品接收
六、样品储存
七、验余样品
第三节样品的处理
一、一般要求
二、肉类
三、海产品
四、奶及奶制品
五、其他产品
六、均质器的使用
第四节接种
一、接种操作相关基本技术
二、斜面接种
三、液体培养基接种
四、半固体穿刺
五、平板接种
六、膜过滤系统的使用
七、螺旋接种
八、3M测试片的接种
第四章微生物的培养与结果观察
第一节需氧培养法
一、固体培养法
二、液体培养法
三、半固体培养法
第二节厌氧培养法
一、液体培养基
二、固体培养基
第三节二氧化碳培养法
一、烛缸法
二、二氧化碳孵箱法
三、化学法
四、产气袋法
第四节结果观察
一、试管培养物
二、平板培养物
三、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
四、MPN计数
五、直接镜检计数
第五节微生物的个体与群体生长和繁殖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与繁殖
二、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细菌生长曲线
三、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第五章微生物的鉴定
第一节常用的染色方法
一、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二、简单染色
三、负染色
四、革兰氏染色
五、芽孢染色法
六、鞭毛染色
七、荚膜染色
八、死活染色
第二节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显微镜的光路
三、分辨率
四、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测量细胞大小
一、测量原理
二、测微尺的校对
三、实验操作
第四节细菌运动性
一、悬滴法
……
管理篇
附录1常用染色液、缓冲液、化学杀菌剂和消毒剂的配制
附录2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配制方法
附录3常用培养基配方及配制
附录4食品微生物互联网资源
附录5最大可能数(MPN)表
参考文献
提取码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8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