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例行检测甲基异柳磷推荐采用检测方法是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但甲基异柳磷不在该检测方法所列的农药范围内。使用GB/T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检测方法,对蔬果中甲基异柳磷残留定量进行添加回收实验,添加浓度分别为0.05 mg/kg、0.1 mg/kg、0.5 mg/kg,各浓度均计验6次。
      一、材料与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工作需要准备的仪器、试剂与实验条件。并学习了实验方法:GB/T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检测方法。
      (一)试剂与材料
      内酮、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钠、甲基异柳磷标准溶液、弗罗里矽柱、滤膜。
      (二)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90B配FPD检测器)、匀浆机、振荡器、氮吹仪及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
      (三)试验基质
      粉碎西红柿样品
      (四)相关标准
      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
      二、检验过程
      配置标准溶液: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提供,质量浓度均为100ug/mL,甲基异柳磷的标液用丙酮稀释至10.0ug/mL。
      有机氯的检测条件:色谱柱:VF-1ms(30m×0.32mm×0.25um);温度:80℃保持1min,以15℃速度上升到280℃,保持10.00min。进样体积:1uL;进样品:250℃,不分流进样;检测器300℃;进样口温度:250℃,氮气流速:30mL/min;柱流速:2mL/min。
      准确称取5.0g试样,置于研钵中,按要求分别加入标液25ul、50 ul 250 ul,并加入50g无水硫酸钠研磨脱水,转移至250ml三角瓶中,加入60 ml乙酸乙脂(泡过试样),振荡提取30min,静置。吸30ml上清液,氮吹至近干。
      将浓缩后的试样溶液,用30ml乙酸乙脂淋洗,收集淋洗液,氮吹至近干,用丙酮定容至1ml,待测。
      配制校准曲线。分别吸取甲基异柳磷标准溶液(10ug/ml)0,0.1,0.2,0.4,0.8,2.5,5.0ml,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丙酮至刻度,即为含量为0,0.1,0.2,0.4,0.8,2.5,5.0 ug/ml的标准液系列,分别吸取1ml注入气相色谱仪中,然后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甲基异柳磷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三、结果计算
      上气相测定,先进标液,再进空白、样品,以下为图谱。
      表1《GB/T5009.144-2003》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   添加  含量  |   检测结果  |   均值  |   回收率  |   准确度标准要求%  |   准确度评价结果  | 
|   mg/kg  | 
mg/kg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实验5  | 实验6  | mg/kg  | (%)  | 70-120  | 
0.05  | 0.04388  | 0.04338  | 0.04417  | 0.04260  | 0.04372  | 0.04335  | 0.04352  | 114  | 70-120  | 符合  | 
0.1  | 0.09503  | 0.09364  | 0.09596  | 0.09423  | 0.09650  | 0.09664  | 0.09533  | 105  | 70-120  | 符合  | 
0.5  | 0.4755  | 0.4835  | 0.4861  | 0.4920  | 0.4942  | 0.5000  | 0.4886  | 102  | 70-120  | 符合  | 
表2《GB/T5009.144-2003》精密度结果
|   添加  含量  |   检测结果  |   均值  |   标准偏差SD  |   
 
变异系数RSD |   
 
精确度标准要求% |   精确度评价结果  | 
|   mg/kg  | 
mg/kg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实验5  | 实验6  | mg/kg  | (%)  | (%)  | 
0.05  | 0.04388  | 0.04338  | 0.04417  | 0.04260  | 0.04372  | 0.04335  | 0.04352  | 0.00055  | 1.2  | 15  | 符合  | 
0.1  | 0.09503  | 0.09364  | 0.09596  | 0.09423  | 0.09650  | 0.09664  | 0.09533  | 0.00121  | 1.3  | 15  | 符合  | 
0.5  | 0.4755  | 0.4835  | 0.4861  | 0.4920  | 0.4942  | 0.5000  | 0.4886  | 0.0075  | 1.5  | 15  | 符合  | 
表3《GB/T5009.144-2003》校准曲线数据线性
标准溶液浓度  | 0.0  | 0.1  | 0.2  | 0.4  | 0.8  | 2.5  | 5.0  | 斜率  | y轴截距  | 曲线相关系数 ( r2)  | 曲线相关系数标准要求  | 评价结果  | 
响应值  | 0  | 1073.68  | 2120.53  | 4143.75  | 8452.34  | 25416.8  | 54433.2  | 10799  | -221  | 0.9995  | 0.995  | 符合  | 
表4《GB/T5009.144-2003》数据线性
|   添加  含量  |   检测结果  |   均值  |   斜率  |   y轴截距  |   曲线相关系数 ( r2)  |   曲线相关系数标准要求  |   评价结果  | 
|   mg/kg  | 
mg/kg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实验5  | 实验6  | mg/kg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982  |   0.0027  |   0.9985  |   0.995  |   符合  | 
0.05  | 0.04388  | 0.04338  | 0.04417  | 0.04260  | 0.04372  | 0.04335  | 0.04352  | 
0.1  | 0.09503  | 0.09364  | 0.09596  | 0.09423  | 0.09650  | 0.09664  | 0.09533  | 
0.5  | 0.4755  | 0.4835  | 0.4861  | 0.4920  | 0.4942  | 0.5000  | 0.4886 | 
      四、结论
      通过这次检测总结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氮吹近干要求小烧杯内壁有潮潮的一层,不要吹干,吹干后回收率小。
      2、第二次氮吹时建议用5ml比色管,方便直接定容,减少一次转移,更准确。
      3、用30ml乙酸乙脂淋洗分6次淋洗。这个操作中亦不可提早倒入,也不能等到小柱干了再倒入。样品溶液淋洗结束后,仍然要用洗耳球把小柱上的残余打入小烧杯内,保证回收率。
      4、最后定容时,建议定容至2ml,方便气相进样,参与计算时按照2ml计算。